《群書治要》中修齊治平的智慧 15 成德法師(蔡禮旭老師)

play-sharp-fill

《群書治要》中修齊治平的智慧(第二回)—聖罔念作狂,狂克念作聖  成德法師主講  (第十五集)  2023/2/17  馬來西亞馬六甲  檔名:55-226-0015

【點播更多集數】

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,大家吉祥!我們昨天《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》學習到第五句,這一句我們可以用不可須臾離也,一起來體會,這個「恕道」不可須臾離也。「正」,正直無私,公正、正義,這個都不可須臾離也。而且這樣的涵養用在五倫大道當中,你不能對朋友能寬恕,對另一半不能寬恕,應該都是用同一個真心。有一位老師就跟我說,他說我對小朋友有耐性,對家長不行。那大家想一想,他對小朋友那個是真的還是假的?佛門有一個勘驗的標準,一真一切真,一妄一切妄。真心一定會展現在每一個境緣當中,他看到小孩,他覺得挺可愛的,包容心就大;看到大人,你這麼大了還不懂嗎?他要求的心就上來了。所以都要觀照這個心不是真心,很可能是愛憎的心。看孩子,喜歡,耐性就大;看大人,有要求,覺得他不順眼,就沒耐心了。所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,我們的心在境界當中自己起了愛憎分別。

  這一句首先談到的,有一個字可以恆常奉行的,就是「恕」。這個恕,我們要體會一個字,可以用它的詞語來體會,要忠恕、仁恕、寬恕。老祖宗的字、詞、成語都是智慧的符號,都是指導我們恢復真心的教導。我們剛剛念到一個詞「寬恕」,寬,度量大,能夠包容,不計較。有一句格言說到,「以怪不得三字待人」,怪不得他會這樣,能包容人家。「憫人之凶」,他現在的行為不妥當,原來是他家庭環境、成長背景不好,不只不會指責對立,生起憐憫心。在漢朝有一位逯鄉侯(對國家貢獻很大,才封給他這樣的爵位),叫做劉寬,這個是在《德育故事》初集第四冊。德育課本它是依照八德編的,第一冊「孝悌」,第二冊「忠信」,第三冊「禮義」,第四冊「廉恥」,這個是在恥篇。「哲人日已遠,典型在夙昔」,這個有七百六十八個聖哲人在其中,我們把七百六十八個聖哲人請到自己的生命當中來,「風簷展書讀,古道照顏色」。自己的心境隨著學習這些聖哲人被軟化了,被感動了,起了效法他們的心,「勿自暴,勿自棄,聖與賢,可馴致」。而這個「恥篇」對我們非常重要,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到改過要發三種心,第一個就是恥心,第二是畏心,第三是勇心。我們下一句講到:「惟聖罔念作狂,惟狂克念作聖。」這個要對自己的念頭所產生的因果要有敬畏心,而且要克得住這個念頭也要發勇心,勇猛。「寧肯碎骨粉身,終不忘失正念」,死都不怕,就怕念頭不對。我們不下到這個功夫,這念頭很難轉過來。那怎麼用功?我們待會再依聖賢人給我們的教導,甚至於他們的現身說法,我們再來深入。

  剛剛講到恥心重要,了凡先生說「恥之於人大矣」,他這一段話也是對孟子的教導進一步詮釋。孟子說「無恥之恥,無恥矣」,就是能羞恥,自己不能做出這些違背良心、違背道德的事情。常常有這種警惕,就不會做出違反道德的事情。所以了凡先生講「恥之於人大矣」,恥對於一個人太關鍵了,太重大了。「以其得之則聖賢」,這個羞恥心,他念念不忘,他可以成聖成賢。「失之則禽獸耳」,羞恥心一失,很可能就淪於禽獸。人,這天地人三才,我們要自重自愛。我們要「現生」,對自己的期許,「優入聖賢之域」,能夠入聖賢的境界;「報盡」,這一生壽命終了了,「高登極樂之鄉」,求生淨土。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中華兒女難當!不能糟蹋自己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因緣。所以羞恥,就是自愛,就是尊重己靈,這個就是菩提心。《勸發菩提心文》裡面,菩提心「必有因緣,方得發起」,所以恥心跟菩提心相應。菩提心不可須臾離也,而恥心對成就自己重要。我們要幫助別人,也是要做到讓對方自己的羞恥心自然提起來。所以《格言別錄》說,「愧之,則小人可使為君子」,讓對方自然生起慚愧心、羞恥心,小人可使為君子;「激之」,你去激怒他,去指責他,他破罐子破摔,「則君子可使為小人」。雖然古代說有激將法,那個也是屬於極少數的人,我們在用法的時候還要用對。一般你用這種,被激烈的方式,大部分的人受不了。

  我們來看劉寬,他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好,他也沒有辜負,他一生確實做到寬恕。他溫和仁慈,又都能寬恕他人,剛好有一個人的牛丟了,這個劉寬是坐著自己的牛車,結果這個遺失牛的人看到劉寬的牛,他就說你這牛是我的。劉寬沒有任何跟他辯解就走下來了,就讓他把牛帶走,自己走路回家了。沒有多久,這個丟掉牛的人,自己的牛找到了,就很不好意思,把牛趕緊送還回來。可能後來還知道,劉寬是大官,就很慚愧,就把牛送回來,是我不對,願意接受你的刑罰,願意接受你的處罰。劉寬怎麼說?劉寬說這個東西長得很像,這個很正常,你看我的牛跟你的牛長得都很像,這個人之常情,你不要那麼難過;謝謝你,還這麼遠幫我把牛又牽回來了。大家想一想,這個找不到牛的人,他那個心情,一開始是恐懼得不得了。後來劉寬這麼回應他,我看他記住劉寬的寬容,終身都難忘,甚至於還會交代他的子孫,要記住這個大人的恩德。那這個故事一定會傳開來了,誰去傳?這個牛丟掉的人,他不去講,他心裡不安,講一講,他心裡更安一點。

  而且他當官還經歷了三個郡,他在當郡守的時候,有下屬官員或者百姓犯錯了,他就拿那個蒲草草鞭(鞭子)打他們,處罰一下。那根本不會痛,其實就是讓他們警惕而已,讓他們引以為戒。當然我相信,所有接受處罰的人都記住了劉寬對他們的寬恕,能念著這一分恩,對他就是一種鞭策的力量。而在德育課本當中還講到了,劉寬(逯鄉侯)他有功勞就推給底下的人,讓功於眾;有什麼災禍,天災人禍很難避免,他就把這個罪過引到自己身上來。這領導者的風範,「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」而且他真的是,剛剛這個是「作之君」,以身作則。「作之親」,他都那麼能夠原諒這些百姓下屬,這作之親,把他們當作自己親人一樣。有一個老師,他對一個學生覺得快沒有耐性,後來他起了個念頭,假如這個學生是我的兒子,我會怎麼做?他起了這個念頭,剛剛那個沒耐性就沒了,作之親。還有「作之師」,循循善誘。劉寬見到父老鄉親,勉勵他們要勤奮,「小富由勤」,真正勤奮,不可能沒飯吃;看到少年,勉勵他們孝順父母,恭敬兄長。

  後面還提到一件事,他的太太沒見過他生氣,想說試一試,到底他會不會生氣。結果就讓婢女端羹湯,在什麼時候端?在他要上朝面見皇帝以前,官服都已經穿好。婢女把羹湯端過去,假裝跌倒了,就把羹湯灑在他的衣服上。劉寬第一個反應,就是有沒有燙到妳的手?我們看古人這些風範的時候,我們要身歷其境,假如是自己,這個羹湯一潑到上朝的朝服上,會怎麼樣?我們可能脾氣就上來。其實說實在的,脾氣會上來,首先考慮到自己,自己不高興,這是我的官服,你知道多少錢買的嗎?這個我、我、我,脾氣就上來了。但念頭在對方,貪瞋痴就起不來了。所以改過,從心上改,就是把我相放下,我執放下,沒有我,貪瞋痴慢就沒有附著的地方,起不了作用。所以《金剛經》提了多次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。」我相沒有了,後面就好辦。有我才產生對立的人,才有對待,才有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所以在一切境界當中放下我,這就是「如斬毒樹,直斷其根」。我們看完劉寬這個故事,體會天下無不可化之人,但恐自己的誠心、寬恕的心還沒到位。

  這個「恕」字,還有如其心,設身處地。宋朝有一個武將,叫曹彬。武將當中,自己跟後代好的不多,為什麼?殺業太重。像李廣飛將軍,他射箭百發百中,胡人都怕他怕得要死。但殺生太多,後來到他的孫子李陵,詐降匈奴,結果漢武帝太生氣了,誅他全族。這裡面也離不開因果報應。所以選擇的行業,盡量不要是殺生的行業,不是盡量,一定不要是殺生的行業。所以武將當中,自己跟後代非常好的,這個值得研究。曹彬的孫女做到皇后,這個富貴到極點。曹彬的事例太多了,我們就舉一點就好。他有一個士兵犯錯了,可能要打幾十軍棍,他沒有執行,過了好一陣子才執行。底下的幹部不能理解,問他,將軍,你怎麼這件事沒有立即執法?他說到,這個士兵剛結婚不久,我現在馬上處罰他,可能他家裡的老人或者他先生覺得就是娶了這個掃把星,我才會遭這個難。所以隔一段時間再打,家裡的人不會做這個聯想。你看考慮事這麼細微,設身處地,如其心。

  子貢也問孔子: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?」一言,其實就一個字,能夠終身奉行。孔子說:「其恕乎!」就是這個恕字。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這個恕道也不是那麼簡單,得下功夫。子貢有一天,同樣是子貢。你看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」,是子貢問的。後來子貢有一天說:「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,吾亦欲無加諸人。」我不希望人家這麼對我,我也不這麼對人。孔子馬上提醒他:「非爾所及也」,你還沒到這個功夫。我們有時候就把自己看高了,這一點也是要謹慎。把自己看高了就有可能自欺,就會落入自我感覺良好。一自我感覺良好,就不容易查自己的過。

  前一陣子跟一個母親在談,談到處處是道場。當父母這個角色,也是修行的道場。對子女不能產生你是我的,那就容易控制、要求。這位母親就說,這一點我是比較沒有。我跟她挺熟的,我就提到了,我說比較沒有不是沒有。當你自己產生覺得我比別人不錯,你要在這個角色當中查自己的過會比較不容易。心裡留個比較不錯,就不是真心了。真心一法不立,我們還放個,我比別人不錯,這個心就會產生物理變化。所以這一句,真心一法不立,很有味道。你為別人付出,這個付出放在心上心裡也會起變化,想求別人肯定、別人回報的心念就跟著會產生了。這個心變化很快的,人心惟危,觀心無常。你放了不該放的東西,它就開始變化。所以了凡先生指導我們的是三輪體空,一心清淨。幫助別人,內不見己,外不見人,中不見所施之物。我們昨天還講到,「心淨佛土淨」,往生淨土最重要的清淨心,心地清淨了,這個頻道就接上去了,就決定往生。所以不能染五欲六塵,好事做過了,不放在心上。

  下一句提到,「一行而可常履者,正也。」有一個行為要恆常去實踐的,就是正。正則不偏,正則不邪。我們現在的誘惑,比起一百年前十倍、百倍都不止。老和尚有一次講經,我聽到了,超過千倍都不止。所以老和尚也說,你現在修行能得力,古人都佩服你。古人的環境比較單純,他們在極樂世界、在天上看到你現在在這樣的境界裡,能夠立得住,不受誘惑,他們都給你點讚,他們在冥冥當中都加持你。我們現在是處在五濁惡世,「借彼魔惱」,借這些考驗,「堅我願力」。「只要將猛,不怕賊強」,要愈考驗,叫百折不撓,愈挫愈勇。李炳南老師有提到,在官場當中,你的上司不正,可能要把你拉下水,同流合污,這個時候立不住就沉淪。所謂「財是糊塗蟲,賊怕第一次」,有了一次就完了,就有第二次,就有第三次。所以遇到這個情況,不能同流合污,可以選擇離開。其實福報不是討好來的,也不是上面的人給你的,福報是自己修的。你這裡秉持住道德了,你到其他的因緣去,那個福報還是自己的,甚至還增加了。一個人的福報,每天都有加減乘除。「福田心耕」,「一切福田不離方寸」,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,理得心安,安在道德。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情,要抵得住誘惑,這些道理要明白才穩得住。所以孟子說的,「仁義忠信,樂善不倦,此天爵也。」這個爵位,這個福報,老天給你的。許哲女士(新加坡的國寶)說的,人家問她,妳照顧那麼多人,誰照顧妳?她說老天爺會照顧我。這天爵。你看她樂善不倦,仁義,她照顧很多老人,這些老人年紀都還比她小,活到一百多歲。「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」,不用去巴結討好他人,守住自己的心念,就守住自己的福報了。

  這個「正」用在護念自己,也要護念親戚朋友,不能讓親戚朋友一失足成千古恨。護念自己的父母,也都要懂得判斷清楚。所以孝順這個「順」字,也要用這個「正」字,正義來判斷。父母的要求不符合正義,這個時候不能順著他們的意思去做,但是也不要在態度當中忤逆他們,也不行,順勢而為,要勸。「親有過,諫使更」,我們學傳統文化,要學融通。不能死在這個字、這個句下,順,什麼都順,錯了,要符合正義。我們看第九十四頁一百一十四句,經文當中說到,「父母怨咎人不以正」,不是以正義,不是以正確的道理來埋怨怪罪別人,「已審其不然,可違而不報也」,做子女的知道父母這樣不對,可以違反父母之命,而不去報復。「父母欲與人以官位爵祿,而才實不可,可違而不從也。」父母要給人官位爵祿,可是這個人才能實在難以勝任,假公濟私,這不行,可以違背父母之命,不聽從。「父母欲為奢泰侈糜,以適心快意,可違而不許也。」父母追求奢侈糜爛奢華的生活,以使自己舒適快樂,可以違背父母之命,不予答應。「父母不好學問,疾子孫之為之,可違而學也。」父母不喜好學問,反而反對子孫求學問,可以違背父母的意願去學習。但是,低調的學,偷偷的學,不要讓父母看了難過就好,要靈活一點。

  我以前也遇過,到一個道場,剛好跟一位大我差不多十歲左右的一個道友,住在同一個房間裡面。我在聽老和尚講經,他說你來到這個道場,你就別聽淨空老和尚講經了。我聽得出他話的意思,就是聽他的,不要聽老和尚的。我每天跟他住一起,還得見面,我就想起老和尚說了,眾生看到我不歡喜,我躲開,他也生歡喜心。老和尚教我們恆順眾生,不要讓人家生煩惱,他不讓我聽,我就不在他面前聽不就好了。現在想想,那很可能都是佛菩薩來考自己的,那時候才二十多歲,年輕氣盛,沒有這些考驗,自己就不懂得屈己,不懂得彎下腰來,趾高氣昂,怎麼修行,派這樣的人跟你住在一起。所以事事無礙。我們就是有求一個,要馬上別人要理解我,不理解就難受得不得了。我學佛是好事,怎麼父母不支持?你看一有求,苦就來了。學佛是對的,父母不讓學,在他們看不到的時候學。再來,這個法門方便,人家不讓我們念,我們就念在心裡就好了。而且當家裡的人不讓我們學,我們還是要反求諸己。是不是我們學了執著,讓人家不認可?我還遇過一個母親,我先生不讓孩子學《弟子規》。我說你先生不會反對你孩子孝順吧?她說不會。你先生不會反對你的孩子友愛兄弟姐妹吧?她說不會。我說,你先生不會反對你的孩子要謹慎,說話要有信用吧?她說不會。我說,你先生不會反對你的孩子愛護他人吧?她說不會。不過我先生就是反對學《弟子規》。我剛剛講的都是《弟子規》。反對是一個果相,原因出在哪?我們要把它找到。我們學東西不能學到一個相上,都是學傳統文化的表象,反而讓家裡的人誤會,太著相了。人家感覺我們愈學愈執著,那怎麼敢讓小孩跟著學?不能著相。人能弘道,要我們自己把這些經教做出來,人家一看生歡喜,就不會反對了。

  「父母不好善士,惡子孫交之,可違而友也。」父母不喜歡賢良之士,不喜歡子孫和這些人交往,可以違背父母之命,與這樣的人交朋友。「士友有患故,待己而濟,父母不欲其行,可違而往也。」朋友遇到困難憂患,等著自己去幫助,朋友之間要見義勇為,盡這分道義,父母反對前去,可以違背父母之命前去幫助,但是也低調一點,你不要父母說不能去,我偏要去,這個也不對。所以不應該違背,我們看「不可違而違,非孝也」,不應該違背,比方說父母的要求是對的,我們不能違背,不應該違背卻違背,這是不孝。「可違而不違,亦非孝也。」應該違背卻不違背,這個也不孝。為什麼?因為父母的要求是不義,你不違,你錯了,也陷父母於不義。「好不違,非孝也。」一味的喜好盲從遵守父母之命,這是不孝。父母不對,你也都順著,這非孝也。「好違」,就一味的喜歡違背父母之命,不管父母講什麼都違背,都抬槓,也是不孝,「亦非孝也」。「其得義而已也」,這都要看是否符合道義,以道義為標準來判斷、來應對。所以正義是判斷的標準。

  這裡提到,「恕者仁之術也」,我們回到第五句,這個「恕」是施行仁德的方法。「正者義之要也」,這個「正」,正直、公正,這是遵守道義的要領,要掌握這個要領來判斷。「至矣哉!」這是至理名言。這一段教誨真的是太重要了。

  好,我們看第六句:

  【六、惟聖罔念作狂,惟狂克念作聖。】

  這一句就讓我們感覺到聖狂之分,一念之間。我們看白話解當中說,「人人都有聖明的本性」,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。「一旦妄念生起,且相續不斷」,我們就會被煩惱纏縛住了,「就會變成凡夫」,甚至墮落到三途去了。但凡夫能克制妄念,「保持正念,就會變成聖人」。所以,「由此可知,聖與狂之分,只在罔念與克念之間。」我們舉佛門的一個公案,瑩珂法師,他犯戒,這是罔念作狂,被煩惱習氣困住了。他有一個善根特別可貴,深信因果,他愈想愈覺得,我鐵定要墮到三途去了,他生起了勇猛心,向人家請教,有沒有什麼方法來讓我這一生修行能夠有成就,不會墮到三途去了。後來人家跟他介紹念佛法門。結果他很感動,不吃,三天關起來至誠念佛,這個就是狂克念,用這一句佛號克制一切的妄念。結果三天之後,阿彌陀佛來了,告訴他,你還有十年的壽命,十年後我再來接你。他有自知之明,他說再等十年,我又會犯很多錯,你可不可以現在就接我走?阿彌陀佛有智慧,這樣好了,三天之後我來接你。阿彌陀佛為什麼沒有當下把他接走?當下接走了,人家門一打開,瑩珂餓死,幾天沒吃飯餓死,還造成誤會怎麼辦?所以佛菩薩有智慧,阿彌陀佛有智慧,三天之後來接。瑩珂法師把門一打開,告訴大家,三天之後阿彌陀佛來接我。所有的人都好奇,都來送他。三天之後,真的,念了沒多久,就走了。所有的人生起堅定的信心。我們在幾百年之後聽到這個事例,我們也是很受鼓舞。

  我們怎麼克這個念?在什麼時候克?印光祖師在《了凡四訓》序文,這一篇很精彩,教導我們「聖賢之道,唯誠與明;聖狂之分,在乎一念」,印祖就是舉我們現在這一句《尚書》的教導,『惟聖罔念作狂,惟狂克念作聖。』所以人修行,譬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,哪裡有進退?念頭就有進退了,一個念頭不對,不止住,都不知道退到哪裡去了;一個情緒要上來了,你不馬上趕快調伏,脾氣一爆出來,「火燒功德林」,就不知道退到哪裡去了。而且印祖提醒,「日用之間,萬境交集。」一天當中有多少個境界?萬境。大家想一想,一天會遇到多少個境緣?你哪怕沒有遇到人,腦子裡在想事,都是境緣。甚至於在睡覺的時候也是境緣,睡覺的時候正念沒有了,也會造業。明朝做到尚書的楊祖,他有一天作夢,在夢裡到果園裡面,摘了人家兩顆李子。他醒過來之後很自責,我在夢中還會拿人家的李子,代表我自己平常的功夫就不夠,才會做這樣的事,處罰自己,面壁三思。所以印祖說「萬境交集」,自己「一不覺察,難免種種違理情想」,違背良知、道德的念頭出來了。「此想既生,則真心遂受錮蔽」,真心就被障礙住了。

  那怎麼下功夫?印祖講,要用顏子之四勿,顏子學到的,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你看非禮勿視重要!《太上感應篇》說的「見他色美,起心私之」,這個見字是個關鍵,不去見就不會產生這些邪念,要防範於未然。所以這個四勿都是防範於未然,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」,不要接觸這些會讓自己起邪念的境緣,「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」。「內不欺己,外不欺人,上不欺天,君子所以慎獨也。」你遇到境界能不能立得住,在平常自己獨處的時候就要下功夫了。「心不妄念,身不妄動,口不妄言,君子所以存誠也。」印光祖師教導「閑邪存誠」,心不能常常妄動。我們現在有一個很方便的方法,平常不要亂想,「行住坐臥,穿衣吃飯,從朝至暮,從暮至朝,一句佛號,不令間斷。或小聲念,或默念,除念佛外,不起別念。若或妄念一起,當下就要教它消滅」,佛號就要提起來。妄想千般皆不管,一聲佛號要分明。「境緣無好醜,佛號一掃過」,句句念能真」,每一句念得真切,聲聲喚醒自己,「決定出娑婆」。

  好,今天時間到了,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。謝謝大家!

最新消息

熱門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