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數: 378
勸諫非為自身 |👉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三冊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三冊,第二單元「臣術」,三、「勸諫」。
《易》曰:「王臣謇謇,匪躬之故。」人臣之所以謇謇為難,而諫其君者,非為身也,將欲以匡君之過,矯君之失也。君有過失,危亡之萌也,見君之過失而不諫,是輕君之危亡也。夫輕君之危亡者,忠臣不忍為也。
這一條出自於卷四十三,《說苑》。
『王臣』是志匡王室之臣,他就是匡正王室的大臣。『謇謇』是講忠貞、正直的意思。《易》就是卦的名稱,六十四卦之一。『匪』同「非」那個字一樣,是不、不是的意思。『躬』是自身、自己。『匡』就是糾正、扶正。
這一條講,「《易經》上說:有志於匡正王室的臣子剛正忠直,不是為了自身的緣故」,不是為自己,就是為了國家。「臣子之所以要剛正忠直,迎難而上勸諫君主,不是為了自身,而是想要糾正君主的過錯,匡正君主的過失。」所以這一切都不是為了自己,這是要導正領導人他的錯誤。「君主有過失,就是危亡的萌芽」,君主他有過失,就是這個國家危機、滅亡的一個開始,萌芽就是開始。「看到君主的過失而不勸諫」,做一個忠臣、做一個臣子,如果看到君主有過失不去勸他,不去導正他,「就是輕視君主的危亡」,就是沒有把君主領導人(領導人就是領導一個國家)重視,沒有把國家危亡看得很重視,輕視就是不重視。「輕視君主的危亡,是忠臣所不忍心做的。」一個忠臣決定不忍心看到君主他陷於危險、滅亡,這個是忠臣不忍心做的,所以忠臣看到君主有過失一定會去勸諫,會勸他,這個才是盡到忠臣的責任。
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