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數: 231
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來,提倡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三個根,儒家的《弟子規》,道家的《太上感應篇》,佛家的《十善業道經》,這是儒釋道三個根。從這三個根來學習、來做起,奠定我們做人、學佛、念佛、成佛的基礎。
讀聖賢的經典,第一個我們要有恭敬至誠心,這就是修心、修定的。
心如果散亂,會障礙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,所以先修定。定到一定程度,我們自性般若智慧就現前。
但是我們在讀經當中為什麼會感覺到枯燥無味?原因是在於沒有感覺、沒有心得。如何才有感覺、有心得?要像袁了凡、俞淨意那樣的心境,那就有心得。袁了凡沒遇到雲谷禪師之前,每天渾渾噩噩,一天過一天。俞淨意也是一樣,意惡太重,浮浮沉沉、怨天尤人,造惡業自己不知道,還自以為做了很多好事。袁了凡跟俞淨意這兩位善知識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我們現在實在講,渾渾噩噩比他們嚴重多了。特別現在這個時代誘惑那麼多,到處都讓我們起心動念生貪瞋痴慢的,這些誘惑比他們的時代嚴重太多了,我們一定要時時保有高度的警覺心。
所以這些修心養性的經典我們都必須學習,凡是人都要學習。《論語.學而篇》說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。」
人一出生就是要學習,學了之後還要時時刻刻去練習,任何一門學問都一樣,學了不練習也就起不了作用。
每天日常生活當中,從早到晚待人處事接物中,我們依照經典的教誨來學習,慢慢就會進步。不斷的練習、實習、溫習,新的意思發現了,新的意境體會到了,溫故知新。蘇東坡講「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」,讀熟悉了,自然會有領悟,法喜充滿。
文摘恭錄_悟道法師講演集